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與移動平均線的混搭投資策略

在所有的技術分析指標中,移動平均線(Moving Average)是最為人熟知的指標之一,其原理簡單易懂,就算是新手也可以很輕鬆的上手操作。然而,移動平均線有個無法克服的致命缺點,當碰到劇烈波動行情時產生的反覆訊號(whipsaws),也就是價格在移動平均線間上下穿梭,多空部位不斷交替而造成額外的損失,拉長移動平均線的天數雖然可以降低產生反覆訊號的頻率,但同樣的也會大幅降低投資績效(因進、出場的時間點也會跟著落後)。在下圖中綠色圓圈處可看到以季線(60日均線)為觀測指標時,在一個長達5年,波段漲幅超過90%的牛市行情中,仍不免出現五次請你出場的賣出訊號,這也是一般採用移動平均線作為交易策略的績效被侵蝕的主因。

a12

要如何以最簡單的方式來克服移動平均線的缺點呢?

在美國,有一種廣為人知的就業類經濟指標: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,這項指標的時效性極佳(每週公布一次),且涵蓋範圍極大(統計範圍為美國全境),是許多投資機構最愛用來觀察經濟活動的經濟數據之一,若我們將過去20年的數據調出來觀察,可以看見這兩者間的走勢幾乎是呈現反向走勢(下圖藍色方框),若用白話文來解釋這種現象,可以表示一旦初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由高峰開始減少時,代表經濟可能已經開始復甦,而股市又被稱為經濟櫥窗的領先指標,因此開始就會有嗅覺靈敏的投資者進入市場,這一階段也可稱為「股市在絕望時絕處逢生」,接下來投資人越進越多,行情自然也跟著推升上來。

a11

若將這個指標結合移動平均線時,則會有意想不到的妙處出現,當你發現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開始反轉時(不管是往上或往下),都要特別留意是否是經濟開始要復甦或衰退的強烈徵兆,如果方向不變(如2009~2016年),則不太需要擔憂你手中的長線部位,因為經濟狀況並未有明顯改變時,一時突發的政治或經濟事件影響並不會造成整個趨勢的反轉,也因此,就算在這段時間內移動平均線出現了多次的出場訊號,也不用太過緊張,持續保持吃好睡好的心態即可。

而真正要出場的訊號,是當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開始反轉,「且」移動平均線也出現買進或賣出的訊號時。這樣子雖然會損失一點帳面上的利潤(因還是要等移動平均線的訊號出現,或許已經是好一陣子之後),但在整個波段行情至少可以取得90%的利潤,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,你無須浪費太多時間在每日的看盤上,可以把這些時間浪費在其他美好的事物上!

相關連結:

1. 移動平均線理論
2.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

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與移動平均線的混搭投資策略

One thought on “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與移動平均線的混搭投資策略

  • 2016-04-09 at 23:31:16
    Permalink

    感謝提供這套操作模式

    Reply

提供我的想法與意見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